登坛拜将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指任命将帅以及其他主持工作的首脑人物。
出处唐 杨炯《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贞观八年诏特进代国公李靖为行军大总管,登坛拜将,授钺行师。”
例子这沥泉原是神物,令郎定有登台拜将之荣。(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回)
基础信息
拼音dēng tán bài jiàng
注音ㄉㄥ ㄊㄢˊ ㄅㄞˋ ㄐ一ㄤˋ
繁体登壇拜將
感情登坛拜将是中性词。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指任命将帅。
近义词登台拜将
英语to appoint military leader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新仇旧恨(意思解释)
- 故家乔木(意思解释)
- 不骄不躁(意思解释)
- 举世混浊(意思解释)
- 鉴影度形(意思解释)
- 铁面无私(意思解释)
- 薄暮冥冥(意思解释)
- 姹紫嫣红(意思解释)
- 安步当车(意思解释)
- 语重心长(意思解释)
- 主明臣直(意思解释)
- 乳臭未干(意思解释)
- 祸国误民(意思解释)
- 目眩心花(意思解释)
- 度己失期(意思解释)
- 专心一志(意思解释)
- 黄耳传书(意思解释)
- 扭直作曲(意思解释)
- 白首之心(意思解释)
- 天网恢恢(意思解释)
- 认贼作父(意思解释)
- 汲汲顾影(意思解释)
- 迷离惝恍(意思解释)
- 离本趣末(意思解释)
- 拨乱济危(意思解释)
- 穷愁潦倒(意思解释)
- 表面文章(意思解释)
- 神经过敏(意思解释)
※ 登坛拜将的意思解释、登坛拜将是什么意思由文学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经帮纬国 | 经、纬:本指丝织物的纵线和横线,引申为治理、规划;邦:国家。指治理国家。 |
处之泰然 | 处:处理;对待;之:代词。泰: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也作“泰然处之”。 |
盲人说象 | 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
南辕北辙 |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
弦外之响 | 比喻言外之意。 |
心灰意冷 |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
年少无知 | 年纪小,不懂事。 |
志在千里 | 形容志向远大。 |
鸿鹄将至 | 鸿鹄:天鹅。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
简明扼要 | 扼要:抓住要点。简单明了;抓住要点。 |
同心合力 |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
成竹在胸 | 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
唯物主义 | 认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 |
角巾素服 | |
酒后茶余 | 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 |
孝子贤孙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泛指有孝行的子孙。 |
款学寡闻 | 形容学问浅、见识少。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
横七竖八 | 有的横着;有的竖着。形容杂乱无章;没有条理。 |
切树倒根 | 比喻彻底。 |
顾景惭形 | 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 |
空腹高心 |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形容并无真才实学。 |
绿林强盗 | 指山林的强盗。 |
草满囹圄 | 监狱里长满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极少。 |
足不出门 | 同“足不出户”。 |
前赴后继 | 赴:奔赴。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
不问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