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二五而不知十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只知道一个方面,而不懂得全面地观察问题。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且王之所求者,斗晋楚也;晋楚不斗,越兵不起,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
例子唐·刘知幾《史通·品藻》:“夫回瑗可弃,而杨董获升,可谓识二五而不知十者也。”
基础信息
拼音shí èr wǔ ér bù zhī shí
注音ㄕˊ ㄦˋ ㄨˇ ㄦˊ ㄅㄨˋ ㄓ ㄕˊ
繁体識二五而不知十
感情识二五而不知十是贬义词。
用法复句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杯蛇幻影(意思解释)
- 材轻德薄(意思解释)
- 心直口快(意思解释)
- 溢于言表(意思解释)
- 不得而知(意思解释)
- 万里长城(意思解释)
- 一哄而起(意思解释)
- 百无一是(意思解释)
- 一寸光阴一寸金(意思解释)
- 满招损,谦受益(意思解释)
- 光前裕后(意思解释)
- 春去冬来(意思解释)
- 学而优则仕(意思解释)
- 湖光山色(意思解释)
- 败德辱行(意思解释)
- 唯利是图(意思解释)
- 耳聪目明(意思解释)
- 壮心不已(意思解释)
- 一览无余(意思解释)
- 慌不择路(意思解释)
- 无声无息(意思解释)
- 材优干济(意思解释)
- 除恶务本(意思解释)
- 翼翼飞鸾(意思解释)
- 比翼鸟(意思解释)
- 落荒而逃(意思解释)
- 解甲归田(意思解释)
- 将错就错(意思解释)
※ 识二五而不知十的意思解释、识二五而不知十是什么意思由文学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动天地,感鬼神 | 动:感动;感:感动。使天地鬼神受到感动。形容事迹或作品十分感人。 |
居功自满 | 居功:自恃有功;满:满足。自以为有功劳而骄傲自大。 |
学贯中西 | 形容中文、外语都十分好。 |
处之泰然 | 处:处理;对待;之:代词。泰: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也作“泰然处之”。 |
长夜之饮 | 指通宵宴饮。 |
物腐虫生 | 东西腐烂了才会生虫。比喻祸患的发生,总有内部的原因。也比喻本身有了弱点,别人才能乘机打击。 |
说一不二 | 指说话算数;说了就不更改。 |
同心合力 |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
土木形骸 | 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 |
喔咿儒睨 | 儒睨:强笑的样子。形容老着脸皮,强作欢颜。 |
十羊九牧 | 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 |
倒冠落佩 | 冠:帽子;佩:佩玉。这里指官服。脱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辞官还乡。 |
一哄而起 | 喧闹;起哄。经过一阵喧闹便马上行动起来。形容无组织无计划地行动。 |
供不应求 | 供应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供:供应。 |
表里如一 | 表:外表;里:内心。外表和内心一个样。外表与内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论、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 |
青云直上 | 青云:指青天。直线上升;向高空飞腾直上。比喻人的地位直线上升。 |
抱恨黄泉 | 黄泉:人死埋葬的地下,指阴间。心怀遗憾离开人世,死有遗恨。 |
不置可否 |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
急功近利 | 急:急于;功:成效;成就;近:眼前的利益。急于追求成效;贪图眼前利益。 |
经史百子 | 经: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子:诸子百家之学。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 |
春去冬来 | 春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 | 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
兵戎相见 |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通时合变 | 同“通权达变”。 |
充耳不闻 |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
认贼作父 | 把坏人当作父亲;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 |
唯利是图 |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独;图:贪图;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