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山超海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挟:挟持,夹着;刱:超越,跨过。夹着泰山跨越北海。比喻做绝对办不到的事。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例子于此人也,而欲望以拿云之手段,回天之事功,挟山超海之意气,能乎不能?(清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基础信息
拼音xié shān chāo hǎi
注音ㄒ一ㄝˊ ㄕㄢ ㄔㄠ ㄏㄞˇ
繁体挾山超海
感情挟山超海是贬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天方夜谭
英语an obvious impossibility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坐薪悬胆(意思解释)
- 黄台之瓜(意思解释)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思解释)
- 陈言务去(意思解释)
- 无时无刻(意思解释)
- 春风风人(意思解释)
- 心直口快(意思解释)
- 古色古香(意思解释)
- 风俗人情(意思解释)
- 视死如归(意思解释)
- 燕雀安知鸿鹄志(意思解释)
- 春冰虎尾(意思解释)
- 光前启后(意思解释)
- 罄竹难书(意思解释)
- 量能授官(意思解释)
- 结缨伏剑(意思解释)
- 举直错枉(意思解释)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解释)
- 通时合变(意思解释)
- 奋起直追(意思解释)
- 鸡口牛后(意思解释)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 似曾相识(意思解释)
- 单刀直入(意思解释)
- 以夷制夷(意思解释)
- 群山四应(意思解释)
- 势在必行(意思解释)
- 鸡毛蒜皮(意思解释)
※ 挟山超海的意思解释、挟山超海是什么意思由文学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走马观花 | 骑在跑着的马上看花。比喻匆忙、粗略地观察了解。走:跑。 |
顾后瞻前 | 同“瞻前顾后”。 |
有去无回 | 只有出去的,没有回来的。 |
悬崖勒马 | 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勒:收住缰绳。 |
半吊子 | 肤浅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稳的人。 |
触目皆是 | 触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见到的都是。 |
归十归一 | 谓有条有理。 |
一鼻子灰 |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
大开方便之门 | 给予极大的方便。 |
风急浪高 | 形容风浪很大。 |
令人满意 |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 |
新官上任三把火 | 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
动魄惊心 |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
风情月意 | 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同“风情月思”。 |
读书种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
共为唇齿 | 比喻互相辅助。 |
古往今来 | 从古代到现在。泛指很长一段时间。 |
古里古怪 | 怪异、奇特。 |
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
春寒料峭 |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带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轻寒”、“料峭春寒”。 |
形影相随 | 像人或物体与其影子那样总是在一起。形容关系密切;永不分离。 |
乐以忘忧 |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
汲汲顾影 | 惶惶然自顾其影,孤苦失望的样子。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洋洋得意的样子。 |
意料之外 | 没有想到的。 |
叫苦不迭 | 不迭:不停止。形容连声叫苦。 |
脱口而出 | 指话语未经思索;随口而言。脱口:不加思索地开口说。 |
以夷制夷 | 夷: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
转弯磨角 | 见“转弯抹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