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ānliè

先烈


拼音xiān liè
注音ㄒ一ㄢ ㄌ一ㄝˋ
词性名词

先烈

词语解释

先烈[ xiān liè ]

⒈  对烈士、殉难者的尊称。

革命先烈。
为诸先烈。——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martyr;

⒉  又。

诸先烈之牺牲。
先烈遗志。

引证解释

⒈  祖先的功业。

《书·冏命》:“绳愆纠谬,格其非心,俾克绍先烈。”
孔 传:“使能继先王之功业。”
南朝 梁 沉约 《南郊恩诏》之三:“仰寻先烈,思致升平。”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八篇:“魏 晋 以来,逮相师法,用以叙先烈,述祖德。”

⒉  建有功业的先人。

唐 杜牧 《唐故银青光禄大夫礼部尚书崔公行状》:“易名定謚,为国常典,敢书先烈,达于执事,附于史氏云尔。”
宋 司马光 《进古文孝经指解表》:“伏惟尊号皇帝陛下,纯孝之性发於自然,动静云为,必咨训典,起居出入,不忘先烈。”
清 钱谦益 《户部广西清吏司主事李孔度授承德郎制》:“尔先人昭事我祖,公望岿然;尔尚佽我多艰,无忘先烈。”

⒊  对烈士的尊称。

徐特立 《论国民公德》:“爱国不要成为完全是思想上的,要用爱国的思想推动行动,并且不要忘记百年来为祖国流血的先烈。”

国语辞典

先烈[ xiān liè ]

⒈  先人的功业。

《书经·冏命》:「绳愆纠谬,格其非心,俾克绍先烈。」

⒉  尊称已故有功烈的人。

唐·杜牧〈唐故银青光禄大夫崔公行状〉:「易名定谥,为国常典,敢书先烈,达于执事,附于史氏云尔。」

如:「革命先烈」。

英语martyr

德语Märtyrerin, Märtyrer (S, Mil)​

法语martyr

分字解释


※ "先烈"的意思解释、先烈是什么意思由文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九十周年造就的欣欣向荣被我们见证,先烈们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不可磨灭,希望我们的国家可以在今后的岁月中更加繁荣富强。

2.他勉励韩燕来要学习父亲的优秀品质,要有后来居上的精神,才不愧为革命先烈的后代。

3.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前赴后继,浴血奋战换来的,是来之不易的。

4.兰考这块地方,是同志们用鲜血换来的。先烈们并没有因为兰考人穷灾大,就把它让给敌人,难道我们就不能在这里战胜灾害?

5.活动中,社区工作人员通过留言和网上鲜花等方式寄托对逝去先烈们的哀思。

6.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披荆斩棘、冲破各种艰难险阻而取得的。

7.无数革命先烈为了祖国和民族的解放,赴汤蹈火,视死如归。

8., 我们只有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才能慰藉先烈们的在天之灵。

9.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10.革命先烈百折不挠的精神令我们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