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àn

避难


拼音bì nàn
注音ㄅ一ˋ ㄋㄢˋ

繁体避難
词性动词


避难

词语解释

避难[ bì nàn ]

⒈  逃离战争或动乱不安的地方。

take refuge;

⒉  寻求庇护所。

seek asylum;

引证解释

⒈  谓躲避灾难或迫害。

《韩非子·说林上》:“庆封 为乱於 齐 而欲走 越,其族人曰:‘ 晋 近,奚不之 晋 ?’ 庆封 曰:‘ 越 远,利以避难。’”
《三国志·魏志·袁涣传》:“遭天下乱,避难 交州。”
元 王晔 《桃花女》第三折:“这的是我避难的机谋,趓灾的见识。”
机灵 《香雪海·感激与祝愿》:“我正在 香港 政治避难,并参与筹备 香港 《文汇报》的创刊。”

⒉  谓避开困难。

《孔子家语·屈节》:“夫勇者不避难,仁者不穷约。”
唐 韩愈 《唐故赠绛州刺史马府君行状》:“其守官恭慎举职,其朝献奉父命不避难。”
《元史·良吏传一·卜天璋》:“天璋 曰:‘国步方艰,吾年八十,恒惧弗获死所耳,敢避难乎?’”
戴裔煊 《宋代钞盐制度研究》第二编第六章四:“客贩钞盐,趋易而避难。”

国语辞典

避难[ bì nàn ]

⒈  逃避灾难或迫害。

《三国演义·第一〇回》:「嵩自陈留避难,隐居瑯琊。」
《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此时多失意之人,安知其不因避难而来此地?」

避乱 避秦 逃亡 亡命

分字解释


※ "避难"的意思解释、避难是什么意思由文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任何一个人,只要他对过去年间的经济危机仍然记忆犹新,那么对于最近有关新兴市场就是金融世界的新避难所的说法,他会认为有些异想天开了。

2.(五)务避免以大部队在前线致敌所乘,我军应以游击战要领避难就易,避实击虚,计出于万全,勿致牵动全局。

3.大白鲨很少进入巨藻丛,而海豹把海藻当作避难所来逃避大白鲨血盆大口。

4.在这起判决之前,美国法庭认为,这些妇女是文化压迫的受害者,而这并不构成给予其避难权的理由,因为依据美国法律,她们并不是某个遭受迫害的团体中的成员。

5.谢文东到这里度假,或者说到这里来避难,已经有几个月的时间,过着神仙般的生活。

6.文丰耳闻目见,都是全躯避难之徒,长叹一声,顺着花荫走去。

7.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小型避难所。毛姆

8.很多人陷入爱情是为了寻找一个遁世的避难所。在这个避难所里,当他们不值得爱慕的时候,依然有人爱慕他们,当他们不值得赞扬的时候,依然有人赞扬他们。

9.组织训练避难就易、避重就轻,危不施训、险不练兵,人为降标准,消极保安全。

10.巴西警告洪都拉斯临时政府不要攻击其驻特古西加尔巴大使馆。目前,洪都拉斯被罢免总统塞拉亚正在巴西使馆内避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