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ānniàn

观念


拼音guān niàn
注音ㄍㄨㄢ ㄋ一ㄢˋ

繁体觀念
词性名词


观念

词语解释

观念[ guān niàn ]

⒈  思想意识。

传统观念。

idea; concept; sense;

⒉  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形象。

⒊  关于某方面的认识和觉悟。

我们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就是要在观念上,把党外凡是能够争取的、能够和我们合作的人士,当成党内干部一样来看待。——《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前进》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对特定对象或义理的观察思维和记忆。

唐 魏静 《<禅宗永嘉集>序》:“物物斯安,观念相续;心心靡间,始终抗节。”
唐 宋之问 《游法华寺》诗:“观念幸相续,庶几最后明。”

⒉  思想意识。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李自成 者,迫于飢寒,揭竿而起,固无革命观念,尚非今日 广西 会党之儕也。”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序》:“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不自由的婚姻,传统观念的束缚,家庭的专制,不知道摧残了多少正在开花的年青的灵魂。”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五章:“每个民族几乎无例外地都需要清除私有制度以及它在观念上遗留下来的垃圾。”

⒊  观点;概念。

胡适 《<吴虞文录>序》:“他的主要观念也只是‘ 孔子 之道不合现代生活’的一个观念。”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三:“可惜他所说都是零星片断,不能给我一明晰的观念。”

国语辞典

观念[ guān niàn ]

⒈  由外界感受而来对事物的心象。

概念 观点

⒉  重现人心的过去印象。

⒊  由认知作用而来的意识,如感觉、知觉、幻觉、想像、概念等。

分字解释


※ "观念"的意思解释、观念是什么意思由文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辜鸿铭在西方文学家中喜欢引述华兹华斯,在中国文论家中比较欣赏袁枚,但对这两个文学家的某些持论都十分不以为然,因为他们都在一定意义上注重文学形式,贬抑文学道德本体内涵的价值,这样的观念无论如何难以为辜鸿铭所接受。

2.一般不做自我辩护,但可以澄清一些观念、一些选择、一些是非。

3.就防范制度漏洞对公民权益损害而言,可资借鉴的做法对我们不失为一种警示,对于我们更新观念、完善制度,或不无裨益。

4.传统法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对现代法治的实现具有深刻影响,而且主要是消极影响这点是不言而喻的。

5.在校学习期间,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他的领导。能初步树立起马列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主法制和自尊自爱自强的社会主义思想观念。我还能基本做到遵纪守法、服从领导、尊重师长、爱护老幼、帮助后进、文明有礼、遵守秩序,生活作风良好。

6.史家传统中有两个观念是很重要的,一是宗旨,修史之目的是彰善瘅恶,树之风声。

7.倡导一种“简单就是美”的观念,个性鲜明,线条流畅,具有强烈的现代感和创新意识的设计反映出一种内质美,着力打造一种恒远的经典。

8.不清除抱残守缺的旧观念,就不能很好地投身改革的大潮。

9.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的变革是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但制度创新是以观念更新为前提的,对民营企业家来说,只有不断摆脱狭隘的经营理念才能促进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

10.人们的时尚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穿着奇装异服,头染各色,也敢招摇过市,不惧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