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àngzhàn

抗战


拼音kàng zhàn
注音ㄎㄤˋ ㄓㄢˋ

繁体抗戰
词性动词

抗战

词语解释

抗战[ kàng zhàn ]

⒈  抵抗外敌侵略的战争。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aggression;

⒉  我国特指抗日战争。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1937-1945);

引证解释

⒈  抗击外国侵略的战争。在 中国,特指从1937年到1945年的反抗 日本 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革命战争。

闻一多 《可怕的冷静》:“民族必需生存,抗战必需胜利。”
朱德 《和董必武同志》:“抗战连年秋復秋,今秋且喜稻如油。”

⒉  抗击,战斗。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七论“文人相轻”--两伤》:“至于文人,则不但要以热烈的憎,向‘异己’者进攻,还得以热烈的憎,向‘死的说教者’抗战。”

国语辞典

抗战[ kàng zhàn ]

⒈  国家、民族为了求生存,而抵抗敌人侵略的战争。

⒉  在我国特指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起,至三十四年八月十四日止的抗日战争。

分字解释


※ "抗战"的意思解释、抗战是什么意思由文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抗战时期,游击队以退为进,打败了敌人的疯狂进攻。

2.李将军在抗战中壮烈殉国。

3.抗战时期,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是:“我们一定要把侵略者赶出去,报仇雪耻!”。

4.抗战时期,冼星海创作了许多抗日救国的歌曲。

5.二百十、红军战士为了抗战的胜利,爬雪山,过草地,不畏艰难困苦,表现了革命的大无畏精神。

6.每当听到国歌响起,我便禁不住热血沸腾,仿佛被带到了那抗战的年代。

7.听到王芸生唉声叹气,病床上的张季鸾拥被而起,提议以农民抢割稻子的细节鼓励人们坚持抗战。

8.至职如蒙钧座鉴宥,畀以闲散名义,派在大本营奔走效力,谨当竭其绵薄,以报高厚,抗战期间,决不敢偷安旦夕也。

9.抗战期间,国统区的老百姓本来就民不聊生,却还要受贪官污吏的盘剥。

10.在抗战前线,我方军队前赴后继毫不畏惧,凑响了一曲曲壮烈凯歌。